
普通股的市价更易受公司当前收益的影响,而不是长期平均收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普通股的股价波动,且这一波动几乎(当然会有变化)与业绩的好坏变化相对应。很明显,根据当前收益而相应改变对某家公司的估值,是很不理性的。[插图]一家企业在业绩好的年度可能轻易赚取相当于业绩差的年度两倍的利润,但是其所有者可能从未想过要相应地增减公司的价值。——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投机的大众在这一点上所采取的态度往往是错误的,而且他们的错误可能会给更理性的投资者以获利机会,因为后者会在股价因当前收益减少而下跌时买入股票。如果一群人受到集体幻想侵袭,他们就会被一种思想或者一种集体认可的说法所驱使,还会受到其他人行为的传染,就像旅鼠一样朝着一个方向奔跑。这种盲目的从众效应无处不在。谁是聪明人?谁是傻瓜?在短期内很难分得清。如果你不知道一点投资历史和投资心理学,那么你注定会是后者。也就是说心理因素造就了大部分的市场行情,这时投资者就可以利用别人的愚蠢来获得利益,当然也可以从别人的愚蠢中吸取教训。在热门概念热门股风靡一时的时候,人们总是自信的宣称这次不同了。那些不参与狂欢的老顽固看起来仿佛是人群中的傻瓜,被鄙视、嘲笑、讽刺,因为按照短期业绩来说,他们确实像傻瓜,有钱不赚的傻瓜。然而泡沫终究是会破灭的,价值洼地也迟早会修复。甚至有人喊出了:『这些股不能用传统的估值方法来估值,你得看前景啊。』哈哈,你来股市是投资的?还是赌博的?还是那句话,最悲观的时刻正是买进的最佳时机,最乐观的时刻正是卖出的最佳时机。在别人沮丧抛售时买进,在别人兴奋乐观时卖出,这些都需要巨大的勇气,但它能带来最大的收益。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逆势而行,不盲目从众。那些意识到他人错误的人,可以通过逆向投资而获利丰厚。投资就是水则资车股票配资平台排行,旱则资舟,人弃我取,人取我予。所以投资不是顺势而为,而是逆势而动。
展开剩余93%答案来源于常识,而非形式的或先验的逻辑。A公司业绩的趋势很好,这点当然需要考虑,但却不能仅仅将其增长趋势线机械地延伸至遥远的未来。相反,必须记住,自发或正常的经济力量会影响趋势的可持续性。[插图]竞争、管制、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都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无限扩展;相反的因素或许会阻止企业的衰退,但力度较小。因此,分析师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找出使业绩更好的原因,并且衡量公司应对阻碍其持续增长的常见因素的能力,而不是和市场一样,将有利的趋势想成理所当然。——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长久以来风靡世界的成长股投资法,早就被格雷厄姆批判过了。投资界众口一词地说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法过时了,费雪的成长股投资法才是最好的,我估计这些人既没看过格雷厄姆的书,也没看过费雪的书。无论是费雪还是巴菲特,都是在格雷厄姆的框架内。费雪的那些成长股现象,在本书中都曾提到,也进行了评述,而且风格客观中正。
即使定性研究能提供有利的结论(大多数情况下如此),分析师依然需要将投资价值建立在一个假定的盈利能力上,该盈利能力不能超过公司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所能达到的盈利水平。之所以给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投资价值只与已被证实过的业绩有关,因此,无论是预期中会增长的业绩,还是过去非正常条件下所取得的业绩,都不能作为估值的基础。——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也就是说,市场会给所谓的成长股较高,甚至是很高的估值,这对于我们来说这种价格可能过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市场估值是错误的,而是我们不能确定市场的估值是否正确。因为这个价格是基于成长股投资者的预期业绩而非已有业绩才这么高的。成长股投资者要的是一种可能性,而我们要的是确定性。也许这个企业确如他们预想的那样,在之后真的高速成长了,但是这跟我们无关,因为这种结果在之前没有确定性,我们对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不感兴趣。
当趋势已确定下行时,例如C公司,分析师就要格外注重不利的因素。千万不能假定下行趋势不久就会逆转,也不能将过去的平均值(远高于当前收益)当作未来的收益。对于任何草率的结论,如公司前景无望、不再盈利、其股票将毫无价值等,分析师都须谨慎对待。要判断买进一种价格相对较低、同时收益趋势正在下滑的证券是否划算,那么对企业现状及前景的定性分析则是必要的。我们认为,分析师的观点和认真分析企业优缺点的企业家的观点是一致的。——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所以格雷厄姆所主张投资的企业可不是烟蒂,他投资可不是抽两口就扔。而是对所投资公司的盈利能力有硬性要求的。作为把确定性当做投资第一重要条件的投资家,格雷厄姆怎么可能不注重企业质量嘛,质量就是企业的价值,企业的价值就是盈利能力,没有盈利能力的企业就不值得投资。不可否认,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做过此类套利,也就是伙同他人把一个企业买下来,然后进行破产清算,就像把烟蒂捡起来嘬两口。关键是后来他们还做吗?他们建议别人做吗?你不能因为别人曾经捡过烟屁股,就认为他们喜欢这种方式,查理·芒格就认为买一条烟慢慢抽好:『如果你买入了一个你认为价值低估的股票,那么你就要在其价格达到你算出来的价值高的时候卖掉,这很难。但是,如果你买了一个伟大的企业,你只要坐在那儿待着就行了。』巴菲特: 『我有一个伟大的老师,大约60年前,他教给我一个重要的投资思想,写了一本书叫〈聪明的投资者〉,从此我就一直在实践这个投资思想。我很幸运,在投资方面,我对情绪有很好的掌控力,但我并没有所谓的投资秘诀。我仔细地考察那些企业,试图弄清楚哪些企业是我了解的,哪些是我不了解的。如果不了解,我就放弃。我需要分析一个企业的前景,并且在价格合适的时候购买他的股票,并长期持有,实际就是这么简单。』巴菲特:『他教会我的首要就是,不要把股票看成是一个每天不停上下浮动的东西,不能轻信一些谣言,不能根据谣言判断一只股票真实的价值。买一只股票就意味着投资于一家企业,而自己相当于是这个企业长期的伙伴。而你投资的企业,应该在它的领域具有优势,从而能够保证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维持较好的盈利能力。而且他教给我说,不要过分地关注你的投资。如果你遵从格林厄姆先生的教导,你会发现,你的投资几乎是很难赔钱的。短期来看,可能有些人比你赚的钱要多,但是只要你不赔钱,你的回报是持续且合理的。所以,我听从我老师的教导,查理芒格也是这样。』查理·芒格:『巴菲特所提到的安全边际原则,是非常有创新性的,如果不是人生中犯过很多的错误,遇到了很多困境,也不会产生这样的理念。眼光保持准确,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就是我这些年最大的心得:因为你是跟那些很优秀的人合作。而一个股票投机者的生活是非常糟糕的,因为他们总是关注价格波动,但是我们不是这样。所以,我们生活得非常快乐,能交很多朋友,不仅让我们生活愉悦,而且这种投资模式非常奏效。』
如果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情况会向相反方向发展,我们就会把过去的记录作为预测未来的基础。但是分析师必须时刻警惕任何相反的情况出现,必须将想象或直觉与合理的分析区分开来。预测未来的能力是无价的,但这并不是分析师的惯用手段。(如果分析师也有此能力的话,他就无须做分析了。)他只能利用逻辑并总结经验,然后作出合理的预测。我们不能过分苛求分析师,比如,要他预测出香烟会从1915年起销量大增,或雪茄业的衰退,或鼻烟业令人惊讶的稳定。——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对未来的分析应该是洞察性的,而非预言性的。我们关注的不是前景会多好,而是前景会有多坏,把所有可能会出现的坏情况都想到。我们没法预测暴风雨会不会来,什么时候来,暴风雨有多大,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做好特大暴风雨到来的准备。至于好消息,它应该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但是就算这样,利好也会夭折,何况沃伦·巴菲特:『如果你等待知更鸟的到来,你将错过整个春天。』投资者应该做最坏的打算,抱最大的希望,然后活在当下。当你做好了应对暴风雨到来的准备时,你剩下来的日子要做的,就是敞开心扉拥抱阳光灿烂的每一天。
该公司的收益纪录极佳,但这些收益却是来源于一系列名牌化妆品的流行。的确,在这个行业,女性多变的爱好既可以成就一家企业,也能毁了它。有一种观点认为,前几年里利润的急剧上升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的利润。这种观点在本例中就显得尤为荒谬了,由于该行业的特性,科蒂公司离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已经不远了,紧接着将会是利润的大幅下滑,即使能够避免,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高额利润通常都是过眼云烟。』『高额利润就本质上而言是短暂的。』竞争和工艺改进,顾客多变的爱好,对盈利而言是更为现实的威胁。在实际中,大量所谓的成长股不太可能持续地大量获利。更有可能的是,很多都会出现财务困难。其余的企业中,绝大部分都无法获得足够的收益以支撑其高涨的股价,而这种高价正是源于公司最初的成功。
在分析一家企业时,对于经营业绩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每一个因素都要仔细分析,以确定未来是否会有不利的变化出现。——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总之,欲思其利,先虑其害。欲思其成,先虑其败。我们强调确定性,也就是确定不会亏损。我们强调安全性,也就是确定不会亏损。所以我们的两条投资原则就是:第一不要亏损,第二记住第一条。
很明显,股市自有其运行道理。但在作者看来,当这些道理过分远离健全的理智及商业经验时,普通股购买者最终将不可避免地遭受亏损,即使其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投机收入,或者有些买卖能侥幸地长期获利。——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投资者应作如斯观。
证券分析不可能总结出某种方法,以估计出任何一只普通股的“合理价值”。实际说来,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方法。估值的标准极其易变,能精确地估计股票价值的方法根本不存在。将股票的价值建立在即期收益之上,看起来就很荒谬,因为即期收益一直在变化。同时,无论乘数是10、15或是30,实际上都纯粹是一种主观上的任意选择。但是,投资者本身没有时间来进行这样科学的思考,他必须先估值,再去找依据。其境况就像毁约诉讼案中的陪审团。尽管不存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估值,投资者却必须估值并做出判断。因此,普通股股价并不是经过精细计算得到的,而是人们的各种反应相混杂的结果。股市就是一个投票机,而非称重器。真实的数据不会直接影响股市,而是要通过买卖双方来间接施加影响。——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混混们:『你们唱什么?鬼哭狼嚎似的。』『歌词乱七八糟的。』『我一句都不明白。』『就是,歌词谁写的?』『谁写的?说。』金刚腿:『其实,创作这个东西呢,是很主观的。不过你们的批评,我是一定会跟进的。况且唱歌只不过是前奏而已,高潮就是少林的大力金刚腿和铁头功。』混混:『铁头功是吧?』金刚腿:『我不是铁头功,他才是。』混混:『铁头功是吧?』『铁头功是吧?』另一边的混混:『金刚腿是吧?』铁头功:『哎哟,他才是。』混混:『还说,你还说金刚腿。』铁头功:『哎呦哎呦啊。』混混:『打死你。』『你狗屁金刚腿啊。』这一边的混混:『铁头功是吧?』金刚腿:『哇嘶,你听不懂中国话?那个才是。』混混:『铁头功是吧?』金刚腿:『你打上瘾了你?』混混:『怎么?想还手啊?』金刚腿:『多谢啦,多谢啦,快乐的时光过得特别快,又到时候讲拜拜,大家先来听首歌,音乐。』混混:『还装蒜。』『还死撑。』上市公司面对投资者就是这样的处境,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我们的核心观点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给乘数设定一个适度的上限,以便使估值处于安全的范围之内。我们认为,在投资普通股时,股价达到平均收益的20倍左右就算很高了。——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也就是:『若相对于市价,平均收益率低于5%,那么股价就可能过高了。』若相对于市价,平均收益率低于5%,那么为什么不投资更确定性的项目呢?显然这不合情理。『除非未来的收益会大大高于以前,否则投资者不应购买该股票。但是,在本质上,这样的标准是投机性的,它已经不在普通股投资的范围内。』
必须指出,如果将平均收益的20倍设定为投资级别股价的上限,那么人们所支付的价格,一般都会远低于这个最大值。这意味着,对于前景一般的企业而言,12倍或12.5倍的股票市盈率才是合适的。还需要强调一点,合理的市盈率不是普通股投资的唯一必要条件,它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公司还必须在财务、管理及前景方面满足相应的要求。——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格雷厄姆的忠告太实在了。坚持用好价格买入好公司。好股好价,是价值投资的精髓。以这个标准来买股票,即把自己当成优秀企业的所有者。如果我持有一家潜力巨大、发展势头强劲、管理一流的私营公司股份,我绝不会因为有人给我合理的价格而出售部分股份。优秀的复利型公司是很难找到的,所以放弃它们通常是错误的。此外,我认为预测一家公司的长期结果比预测短期价格走势要简单得多,而且在一个你坚信不疑的领域中,去权衡一个决定是没有意义的。调整意味着要出售我觉得拿着很舒服的东西,转而去买我感觉不太好或不太了解的东西(或现金)。对我来说,拥有少量我感觉坚实的东西要好得多。我一生只会有一些高质量的见解,所以我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于此。我们不相信正确把握市场时机所需的预测能力,所以只要可以购买价格有吸引力的资产,我们就会保持投资组合的高仓位。
在具有投机性资本结构的公司中,普通股股东的利益(如果有的话)是以牺牲优先证券持有者的利益为代价的,普通股股东是在利用少量自有资金和大量优先证券持有者的资金来经营公司,这就导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优先证券持有者都是输家。普通股股东处在有利的位置,却只承担相对较少的风险,这就是所谓的“公平交易”的一种极端形式,换句话说,普通股股东拥有对企业未来利润“廉价的看涨期权”。——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就是利用杠杆四两拨千斤,但富贵险中求也在险中丢。行事当弃侥幸之念,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这就叫厚德载物,这样才能福泽绵长。
投资运作是根据深入的分析,承诺本金安全以及回报率令人满意的操作。不符合这些条件的操作则是投机。——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道可道,非常道。懂的人自然懂, 不懂的人就是跟他说了,他还是不知道。投资者就是投资,投机者就是投机。投资者不会去投机,投机者也不会去投资。
内在价值由资产、收益、股息等事实和可以确定的前景决定,有别于被人为操纵和狂热情绪扭曲的市场价格。——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这是一种直击事物本质的能力。
在理想世界,内在价值是证券的真实价值;按今天的术语就是,该证券在可预见的将来产生的现金流的现值。如果能从可获得的资料中精确计算出未来的现金流和正确的折现率,内在价值和真实价值应该相等。格雷厄姆和多德认识到,这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还内在价值真实价值,内在价值不是真实价值吗?它不真实吗?其实价值就不需要加定语,价值就是价值,不存在真假,也不存在内在外在。格雷厄姆也许为了教学方面的考虑,在价值之前加了个定语,以区别外在的价格,就已经显得多余了,你倒好,竟然还生造出一个真实价值来。投资就是投资的价值,都是为了追求价值,不存在除了价值之外的其他投资,不投资价值那你投资个毛线。在投资前加价值两字是多余的,巴菲特也这样说了。
遗憾的是,这也是在不大的价值投资者圈子之外最常被忽视的贡献。——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请问,我为什么要为『这也是在不大的价值投资者圈子之外最常被忽视的贡献』而遗憾?价值投资者的圈子本就小,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和想法有悖于价值投资这不是很正常吗?我为什么要为此而遗憾?如果希望大家都是在价值投资,希望所有人的行为和想法都符合价值投资理论,那么你怎么去价值投资?不是在提高自己投资的难度吗?曹操会说:『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彼见不到此,我是以笑之。』『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但他不会说:『遗憾的是,周瑜诸葛亮没有在这里埋伏一军,这样我就死定了。』曹操要是这样说的话,那他就是有病,并且病的不轻。那如果没有埋伏人马,谁会遗憾?只有周瑜诸葛亮才会遗憾。
举例来说,今天的投资者可以轻松估算美国公司增加油气储备的花费和保有储量,从而精确计算能源公司的价值,这在1940年是无法做到的。房产和设备的估值也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精确度。对房地产来说,有权查阅海量交易数据的财产评估员能够又快又准确地估算同类地产的买卖价格。——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你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对于前半句,我想问的是:价值能够被精确计算吗?对于后半句,我想问的是: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一套房子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其他房子的价格对这套房子有参考价值吗?我们知道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并受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每套房子的户型、建筑材料和地段都不同,同样面积的房子,价格是可以不同的。即使同一套房子,在不同的时机,价格也是可以不同的。正因为它是海量交易数据,反而更没有参考价值,哪来的又快又准确?再说了这样的价格有什么意义?高房价时期,几乎所有房子的价格都虚高。房价低迷时,几乎所有房子的价格都偏低。而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一套房子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区间,然后看应该给予一个什么价格,而不是跟风其他的房价来买。
你只能通过全面分析资产负债表判断出这些公司不是好的投资选择。格雷厄姆和多德指出的另一个难点是,无形资产的估值——产品组合、客户关系、训练有素的员工和品牌认知度,它们大多都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科目中。如今,无形资产的价值有时能够根据财务报表等可用信息有效估计。例如,利用该公司及该行业其他公司的历史研发数据能估算复制其产品组合的花费(假定这些产品不受专利保护)。——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说的什么话。什么叫你『只能』通过全面分析资产负债表判断出这些公司不是好的投资选择,你确实以及肯定绝没有其他途径了?你这话严谨么?如果要投资一个公司,一百个理由未必充足,但是不投资这个公司,只需要一个理由足矣,比如股价高了。而且我压根不需要看资产负债表。而且不需要公司层面的问题,比如这个公司是科技公司,而我不熟悉科技行业,就这个理由便可以排除这个投资。还有什么叫无形资产的价值有时能够根据财务报表等可用信息有效估计?什么叫利用该公司及该行业其他公司的历史研发数据能估算复制其产品组合的花费?有没有一种可能,你花了十年时间,花了几十几百亿美元,结果就是零?这太有可能啦。有的是差一点点就成功了,有的压根就不可能成功。哪怕公司什么都没错,倒在黎明前的企业也不要太多。研发这种事,成功不成功是未知,一项成果有多大效益,依然是未知。研发和研发之间压根就没有参考可言。
专家意见可提供有益补充。不管是研发新产品、开设新店还是推出新品牌,投资说明书几乎总是在详细的商业计划基础上完成的。商业计划为投资提供较为准确的成本及预期收益分析。投资者可以利用其中的数据估算获得无形资产的成本,有经验的产业经理人也能够完成这一估算。——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如果专家意见有用,那就没有失败的生意了,老板雇佣这些专家就行了。合着企业破产,是因为没请这些专家的原因啊。如果这些专家有用,他们自己为什么不做老板?完全可以自己玩嘛。所有教你赚钱的人,都是来赚你钱的。没什么平白无故的共同致富,如果有人主动帮你,要么是你们可以合作共赢,要么是他只想收割你。有发财的路子肯定不会告诉别人,先自己赚够了再说,等到赚不到钱了才告诉别人,然后再圈一波学习费。专家的商业计划书有用的话,他自己干嘛不去投资开公司?什么叫专家意见,不就是割人韭菜嘛。
公司资产估值超过预期收益。这说明公司管理层未能充分利用资产。价值投资者要重点寻找改变管理层行为或更换管理层可能的催化剂。——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你看看你在说些什么。什么叫公司资产估值超过预期收益?这两个是同一概念么?不同的东西怎么比?不同的东西你拿来比较到底想说明什么?又是怎么得出公司管理层未能充分利用资产这个结论的?还预期收益,什么跟什么啊。你拿预期的东西来衡量人家的能力和勤勉程度啊?公司资产估值超过预期收益不是很正常?反过来,预期收益超过公司资产估值,你是要闹哪样?一年赚一倍多?管理层:『你来,你行你上。』
盈利能力超过公司资产价值。——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我都无力吐槽了。好好的书,插些乱七八糟不知所云的东西。
誉为“华尔街大师中的大师”,是价值投资领域公认的权威。——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上面这篇乱七八糟狗屁不通不知所云的东西就是出自这样的大师及权威之手?哈哈。
金融思维与普通的商业思维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异,真不敢相信华尔街居然从不问“这家公司的价值到底是多少?”而这正是考虑是否购入某股票时最应该弄清的问题。如果一位投资者接到用1万美元买下某公司5%股份的要约,他首先会算出这意味着整个公司估值20万美元,然后他会通过计算判断该企业值不值这个价钱。——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这就叫思路。分析就该按这个思路来。
以上例子虽然极端,但说明一个问题:投资者做商业决断时至少应该考虑一下所买卖股票的账面价值。在一些情况下,账面价值反映的情况可能微不足道;但还是应该在拒绝以之为判断依据之前检验该值。希望有智慧的股票投资者至少能首先告诉自己,他们为整个公司支付的价格是多少,以及与之对应的净有形资产又价值几何。——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事出反常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股价反常要瞧瞧。在投资分析中,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虽然不是充分条件,但是也是一个重要的评判依据。股票价格离资产价格太远,就该引起注意。离太低就是机会,离太高就要远离。
我们认为,没有任何定律可以有效确定账面价值和股票市值的关系,只是强烈建议投资者审慎考察股票的账面价值并作出合理判断。——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确有一些理论认为,以低于资产价值的价格购买股票比支付高溢价合算。一般可以接受账面价值来代表实际投入企业的资金。股票溢价出售的公司往往资本收益率较高;高收益率吸引来竞争者,所以这种高收益率往往不能无限期维持。相应地,如果一家公司的股票因为收益率很低而折价出售,其收益率可能随竞争者退出、无新竞争者加入等自然经济因素回升,从而达到正常的资本回报率。尽管这是一种传统的经济理论,且毫无疑问地广义有效,但我们还是怀疑它作为选择普通股的依据是否足够确信、清晰。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情况下,商誉、高效的管理等无形资产像厂房设备一样具有真实价值。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可能比用钱就能随时买来的生产设施更不易受到竞争的侵害;在经济环境对企业有利时,投入较少的资本就可以获得快速增长。比起销售收入仰赖大量工厂投入的公司,若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在成本小幅增加的情况下就能够大幅增长,股东就能得到更好的回报。』你就说逻辑严不严密,这种真知灼见也只有格雷厄姆这里才能看到。但我知道,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会觉得他说了个寂寞。在很多情况下,以低于清算价值出售的股票,股票价格非常低廉,所以值得购买。我们可以利用证券分析方法从中获利。但在另一些案例中,股价低于清算价值说明企业的经营策略有问题,管理层应该采取矫正措施。什么都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是学了点东西就到处去套用。同一件事情也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投资这些特价股需要注意当时的整体市场情况。比较奇怪的是,这种操作相对来说,在股价水平不是特别高也不是特别低的时候效果最好。在像1929年或1937年年初那样明显过热的市场情况下购买这类“特价股票”并不划算,因为随之而来的价格下跌对所有上市公司都会造成打击,不管它们是否被低估或忽视。另一方面,当所有股票都非常便宜的时候(比如在1932年),龙头公司的股票同样被低估,尽管那些不著名的公司股票价格更低,但投资龙头公司的效果更好。——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胜过用低估的价格买入普通的公司。毕竟买股票就是买企业,当然要挑质量好的买。
上市公司的这类决策由董事会做出,董事由股东选举产生,管理层要对他们负责。理论上董事们应该代表股东利益,适时防止管理层中饱私囊。但在现实中不能指望他们,因为很多公司的大部分董事和大多数公司的重要董事本身就是该企业雇用的管理人员;那些不在公司任职的董事往往与公司的主要领导人关系密切。可以说,很多时候是公司的管理层选聘董事,而不是董事会挑选管理层。因此,股东必须对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利益可能发生冲突的所有事项进行独立思考,并具备怀疑精神。也就是说,在这些事项上,不能仰赖管理层在知识和判断力上的优势。任何真诚的批评意见都值得股东仔细考虑。——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什么一条船上的战友,什么一条绳上系着的蚂蚱,内卷卷到一整条船都沉了的事还少吗?大敌当前,不是一致对外,恰恰内斗最激烈。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面对其他企业的竞争,你是希望自己公司进入五百强,还是希望自己的职位向上升一级?你是希望自己公司多赚几个亿?还是保住自己的职位?公司再怎么兴旺发达,都不如自己升职加薪来得直接实惠。所以在市场上替公司除掉一个竞争对手,不如在职场上替自己扫除一个障碍。
自本书首次出版以来世界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毫无疑问,本书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投资者了,并且这些不足之处需要指出。——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当出现这句话时,我就知道骗子要开始兜售私货了。来,亮个相吧,小宝贝。
2007年,次级债市场崩溃的时候,它们当中有些证券价值上涨超过了风险值的五六十倍。所有交易都涉及两方,所以如果你能知道交易对方的想法对你来说是有帮助的。巴菲特曾写道:“如果你玩扑克三十分钟后还不知道傻瓜是谁,那么你就是傻瓜。”——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张虎跃】:巴菲特说这句话的目的,是劝投资者不要参与那些搞不懂的东西。你这么一说,变成了让读者去参与连巴菲特都搞不明白的衍生品交易了,真是存心不良居心叵测。巴菲特:『我无法理解那些衍生品合约。即使我花上毕生的精力并拥有所需的各种助手和其它一切帮助,依然无法知道那些合约中有些什么。因为有时候连参与者也搞不懂它,而且衍生品往往都使用特别大的杠杆。』所以还是听巴菲特的话,远离这些复杂的衍生品交易。他说,不应该根据别人的观点做投资决策,如果你经常做,那你就应该考虑改行,因为听从大众的观点,不可能让你致富。你必须坚持只投资那些你看得懂、能评估企业价值的公司股票配资平台排行,查理和我从不看别人在说什么,分析师写的市场分析和宏观预测我们也不看,那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你不可能通过猜市场风往哪吹而致富。有些生意比其他生意好理解,查理和我都不喜欢难题,如果有个生意很难理解,我们就不投资它。查理·芒格说,这是很明显的,很多人认为如果他们雇一批专家,就能解决世界所有难题,这是人类最危险的想法之一,很多事情是没有答案的,或者说答案不值得付出这么多。巴菲特说,平凡成就不凡,有些人认为,如果能跳过七尺栏杆,得到的奖励要跳过一尺栏的奖励值钱,但在投资界根本不是这样,在投资界,你可以靠做很普通的事情赚到钱。说出看来你可能不信,查理和我从未测过市场走势,因为预测市场没有任何好处,如果我们认为一项生意对我们有吸引力,而我们的看法是对的,那么我们因为预测市场将下跌,而没有买入,就是愚蠢。因为我们没有预测的能力。仅仅是因为能力圈外的东西有利可图,就放弃自己能力圈内的东西,这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也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富有。如果你对生意的看法对,那你最终会做的很好。我们想的是什么会发生,而不是什么时候发生,平心而论,弄清楚会发生什么并不难,但想要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就很难了,所以我们专注于将会发生什么。看到了吧?无论巴菲特还是芒格,都不在乎交易对方的想法。衍生品本质上是零和游戏。交易双方,一方赚了钱,则另一方就赔钱。所以芒格极度厌恶这种交易,声称:『把衍生品看成一条下水道的说法,是对下水道的侮辱。』
发布于:江苏省锦鲤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